首页
招生动态
招生章程
招生计划
历年分数
奖助学金
咨询问答
我在石大
院系专业
咨询问答
人才培养
校区首页
工学院
发布时间:2017-05-16  浏览量:530
返回

工学院依托北京校本部的化学工程学院、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组建成立。化学工程学院前身是清华大学化工系,1953年并入北京石油学院,更名为炼制系;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机械工程系。工学院目前拥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4个以及本科专业3个。工学院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部级教学名师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工学院将秉承北京校本部的传统优势,践行校区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理念,不断加强同国内外著名大学、地方政府以及各个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将学院建成人才培养质量高、科学研究水平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学院。

一、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家谈专业(周亚松教授,化学工艺系)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1953年在清华大学化工系石油炼制专业基础上建立的中国石油大学最早的专业之一,经过近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我国石油化工领域最有影响的专业。专业定位在以石油和天然气两大战略资源及新兴能源加工和利用为背景,以满足国家石油化工发展需要为目的,培养具有扎实化学与化工基础、石油特色鲜明、能适应化学、化工等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是我校石油主干专业之一。专业办学条件优异,支持的学科有化学工艺国家重点学科、工业催化北京市重点学科及化学工程学科,依托的研究机构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工业催化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中心、国家工科化学基地以及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多个国家级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及教育部创新团队,多名国家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自1954年毕业的第一届毕业生起,本专业为国家培养超过1万名建设人才,有许多成为科学研究的骨干(5名两院院士)及国家与企事业的领导人(吴仪、李毅中等)。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以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为特色,具有从事石油化工科研、生产、设计、技术管理能力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仪器分析、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化工安全与环境、石油加工工程、有机化工工艺。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我校石油主干专业和品牌专业,是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是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具有鲜明的石油特色和行业特色。专业办学条件优异,支持的学科有化学工艺国家重点学科、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学科,依托的研究机构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催化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中心、国家工科化学基地以及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多名教学名师、品牌课教师、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和杰青,这些教师主讲了本专业的化工基础课和专业课,能把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多年的知识积累融合到课程知识体系中,提升基础理论与生产实际的结合程度,培育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业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认知度,在每年招收三个班基础上,又在全校学生中选拔创新实验班和转专业班,进行分目标教学的改革试验,不断探索满足特色需求的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签约单位为中石油、中石化等四大石油石化公司,部分毕业生到国内各重点大学继续深造,部分学生通过联合培养等途径出国深造,其他毕业生则进入设计院所等相关单位从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等工作。

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专家谈专业(陈建义教授,过程装备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前身是“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始建于1953年,属当时学校第一批设立的本科专业,是一个以能源、化工等过程工业为背景,以装备为主体、以过程和控制为两翼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过程工程涵盖了化学、化工、石油化工、食品、制药、冶金等众多行业,包括工艺过程(化工,石油化工,食品,制药等),机械设计及制造(机械制造,工程材料等),以及装备的控制。

经过近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现已成为国内过程装备领域最有影响的专业之一,专业依托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多相分离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在过程装备强化技术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为学生毕业论文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高水平的平台。本专业还与石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的密切结合,并成为专业建设的一个特色。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毕业后能在炼油、石化、煤化工、海洋、热能、环保和机械等部门从事过程装备的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制造安装、质量监督、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化工原理、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过程设备设计。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学校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验班试点专业。同时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博士点和一级硕士点,以及动力工程一级专业硕士点,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在校本科生约35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人。每年招收3个普通本科班,组建1个“卓越计划”实验班;招收硕士20-25名,专业硕士15-2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

本专业主要围绕石油化工装备领域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具有鲜明的石油化工特色,在多相分离理论与技术、过程装备及工程等方向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取得了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如多相分离理论及技术研究方向,重点面向石油和石化领域,在气固流化床旋风分离器技术及理论、高效雾化混合技术、高温烟气净化技术与设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约3/4的毕业生进入炼油、乙烯、煤制油、煤化工、海洋石油等国家石油石化公司和石化工程公司,工作性质主要有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和技术研发等;约1/4的毕业生继续深造。

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家谈专业(罗晓兰副教授,机电工程系)

所谓机械,是指利用力学原理构成的具有确定运动系统的机器和机构的总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是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专业。在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钻采机械装备在石油地质勘探和油气田开发中不仅不可或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的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承袭北京石油学院1953年设立的“石油矿场机械”专业和1990年设立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其特色就是以石油矿场机械,即石油钻采装备为学习和研究对象。

在多年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本专业形成了“坚持机电结合,突出石油特色”的鲜明专业特色,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控制工程三个学科领域的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很强的适应性和综合素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就业前景。本专业还结合机电领域专业人才的特点,在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和实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专业办学条件和水平的提高,取得了显著效果。本专业2007年被授予校级品牌专业;2008年及2009年分别获得国家级、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起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

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石油石化装备工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培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获得机械电子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从事机电一体化系统和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双语)、机械原理(双语)、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学、控制工程基础、检测传感技术、机电传动控制、石油钻采设备及工艺。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毕业生主要签约石油和地方的机械装备设计制造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或者继续攻读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及石油工程等学科的硕士学位。

四、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专家谈专业(吴长春教授,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负责人)

油气储运是石油及天然气储存与运输的简称,作为石油天然气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油气生产、加工与消费的纽带。打个比方,如果说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油气储罐和管道等储运系统就像工业社会的血管和血库,那么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人才的工作就是按照社会和工业所需,安全、持续、高效地输送油气资源。本专业既属于石油主干专业,又是横跨交通运输和石油工程两大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各类油气储运设施(矿场油气集输与处理系统、油气长输管道、油气装卸与储存设施等)及城市油气输配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回顾历史,中国的油气储运专业在清华孕育、在北京石油学院成长、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展壮大。1952年清华大学创建我国第一个油气储运专业。1953年其迁入北京石油学院,1969年又随学院迁往山东东营。1993年我校恢复该专业本科招生,使油气储运专业本科教育在其发源地得以传承。由于一直以来秉承教学科研密切结合生产实际的传统,我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在中国油气储运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基础理论比较扎实、专业知识比较系统、专业技能良好、能够从事油气储运系统和燃气输配系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工作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

电工电子学、工程力学(双语)、流体力学、动力机械、泵与压缩机、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仪表与检测技术、城市燃气输配、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存与装卸、油气集输、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经济学。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油气储运系统和城市燃气输配系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工作。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等大型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