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本科生教育
硕士生教育
科学研究
党群工作
工会活动
学生工作
国际教育
学校首页
刘同敬

图片1

刘同敬,男,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开发实验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石油天然气专家组委员

教育经历

1991.9-1995.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开发系本科

1995.9-1998.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系硕士

2005.9-2008.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博士


工作经历

2008年至今,依次就职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提高采收率研究院、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2004-2005年,担任北京中油恒泰伟业石油天然气技术有限公司总工、董事及法人代表

1998-2004年,任教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讲师


讲授课程

讲授《渗流力学》、《油藏工程原理》、《油层物理》、《现代试井》、《油藏数值模拟》等课程


研究方向

1998年至今,长期从事常规与非常规油藏渗流力学、动态测试技术、注气开发技术、整体调堵技术、高效水驱技术等常规/非常规油气藏渗流理论及IOR&EOR高效开发技术研究,承担了十一五”~“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石油创新基金、中石油风险基金等纵向专题10多项,承担油气田开发工程方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油田、国外油田等横向项目200余项,研发并推广了项油藏工程技术:动态油气藏描述技术、复杂油气藏IOR&EOR效开发技术、气驱&化学驱精细模拟技术、复杂介质试井技术、井间与压裂示踪技术;发表SCIEI、中文核心科技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0余项,出版专著2部,研究成果获等省部级特、一等奖10余项,为国内外多家SCIEI、核心期刊审稿专家。主要研究方向:

1. 致密、高含水油藏渗流理论与二三结合高效开发技术

2. 整体调剖调驱堵水一体化设计和评价技术

3. 化学剂、CO2 N2 、空气、泡沫等单项与复合采油技术

4. 井间示踪、压裂示踪、试井、光纤测试技术

5. 水平井开发、碳酸盐岩注水注气开发技术

6. 稠油热采油藏工程、高效开发与测试分析

7. 干气气藏、凝析气藏系统评价及开发技术

8. 配套前沿油藏工程技术方法以及软件研制

9. 常规油气田高效开发技术-油气藏工程方面


科研项目

1. 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专题 渤海双高油田堵/调/驱一体化方案设计技术研究及示范,专题编号:2016ZX05058003-011,负责人

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CO2埋存与提高采收率评价研究,课题编号:2012BAC26B02,技术负责人之一

3. 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专题提高CO2驱开发效果油藏工程方法研究,课题编号:2011ZX05054,负责人

4. 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专题化学驱油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与程序实现研究,专题编号:2011ZX05009-006技术负责人

5. 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专题低渗透油田弹性驱替界限与开发后期井网优化调整技术研究,专题编号:2011ZX05009-004,技术负责人之一

6. 中石油创新基金低渗储层CO2驱气体示踪剂筛选与示踪机理研究,基金编号:2009D-5006-02-01,负责人

7. 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专题化学驱(聚合物驱)机理数学表征、模拟技术与实现,专题编号:2009ZX05009-006技术负责人

8. 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专题“CO2驱油和CO2埋存油藏适应性评价,专题编号2008ZX05016-004,技术骨干

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低渗透油藏CO2驱油与封存油藏工程方法及协同优化技术”,课题编号2018YFB0605501负责人

10. 港西一区“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研究,中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技术服务,负责人

11. 高含水水平井水淹规律识别及控水方案设计技术,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技术服务,负责人

12. 中央背斜带两类带水气藏渗流规律及提高采收率策略研究,中石化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技术服务,负责人


代表性论文2022年)

1. A Novel Workflow for Early Time Transient Pressure Data Interpretation in Tight Oil Reservoirs with Physical Constraints,《Energies》,SCI三区,第一作者

2. 基于自示踪的聚驱油藏窜流通道量化模型及应用,《中国海上油气》,中文核心期刊论文,通讯作者

3. Analysis of Channeling-Path Phenomena in a Complex Fault-Block Reservoir with Low Recovery Factor and High Water-Cut Ratio,《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三区,通讯作者

4. CHARACTERIZATION OF FRACTAL-LIKE FRACTURE NETWORK USING TRACER FLOWBACK TESTS FOR A MULTI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IN A TIGHT FORMATION,《FRACTALS-COMPLEX GEOMETRY PATTERNS AND SCALING IN NATURE AND SOCIETY》,一区

5. Characterization of Wormhole Growth and Propagation Dynamics during Cold Heavy Oil Production with Sand (CHOPS) Processes by Integrating Rate Transient Analysis and a Pressure-Gradient-Based Sand Failure Criterion,《SPE Journal》,一区

6. Modeling tracer flowback behaviour for a multi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in a tight oil reservoir using the embedded discrete fracture model,《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三区

7. Production decline analysis for a fractured vertical well with reorientated fractures in an anisotropic formation with an arbitrary shape using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三区

8. Characterization of Dynamic Wormhole Growth and Propagation During CHOPS Processes by Integrating Rate Transient Analysis and Pressure-Gradient-Based Sand Failure Criterion,《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 SPE Canadian Energy Technology Conference, CET 2022》,EI论文


主要成果(专利及奖励等)

1. 油气藏CO2驱替与地质封存技术,首次提出了CO2驱油指数、CO2埋存指数和CO2驱油与封存协同指数的概念,建立了低渗-致密油藏CO2驱油与封存油藏工程协同优化数值方法和解析方法;评价了地下CO2赋存状态,明确了CO2驱油与封存中关键特征参数的过程关联机制和协同变化规律,研制了CO2气驱采出程度数学模型;指导了精细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研究,实现了矿场CO2驱油与封存双目标约束下方案优化设计;2021年《低品位油藏二氧化碳利用与埋存协同关键技术》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

2. 复杂油藏复合介质压力精细评价技术,首次提出了满足启动压力梯度方向性和时效性的低流度储层压降叠加机制,首次提出了拟函数时空域与时域的转换概念和方法,首次建立了多参数物理约束关联的数学模型及解释方法,首次明确了视物质不守恒理念,实现了静态非均质刻画和动态异常水窜量化。2014年《延长油田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中低渗复杂断块油藏非均质动态描述及精细调整技术》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项目一等奖。

3. 复杂介质油气藏井间示踪监测技术,首次提出了示踪剂渗流的油藏特征色谱效应,揭示了示踪剂运移速度比水慢的机理,推导了多重几何特征下多向传质扩散理论解,建立了井间示踪半解析方法体系,实现了基于监测反演的井间通道参数量化。2018年《复杂油藏复合介质动态监测精细评价技术》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

4. 油藏动静态多信息综合反演技术,构建了开发大数据组合体系,首次提出了基于趋势性信息的参数系统校核方法,首次建立了基于瞬时动态流场和历史叠加流场的优势通道识别量化方法,研发了基于扩散方程的井间水窜通道识别量化方法,实现了多层次井间通道的刻画。2019年《化学驱低效循环识别与控制关键技术》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21年《油田高含水期渗流场精细调控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与规模应用》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5. 聚合物/凝胶/微球驱化学驱精细模拟技术、调堵及注气IOR&EOR设计及评价技术、二三结合油藏工程设计及评价技术,首次提出了多孔介质中大分子渗流的五类特性方程,首次提出了分相流动二元凝胶、多元颗粒体系的概念,构建了符合中国陆相沉积油藏特征的模拟评价技术。2020年《特高含水油田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与工业化应用》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复杂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精准调堵技术》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2020年《克拉玛依砾岩油藏二次开发深部调驱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复杂油气藏数值模拟理论与算法研究与应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联系方式

E-mailltjcup@cup.edu.cn

办公电话:13161976896